网站首页

亿兆注册

智能终端处理器 智能云服务器 软件开发环境

新闻中心

关于亿兆体育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核心团队 发展历程

亿兆登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新闻中心

为什么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代中国最紧迫的任务?

发布时间:2024-04-29 05:31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因为产业转型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唯一的出路,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叫东亚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有2.9万人关注,超过2810万人浏览。

由此可见国内很多人对这一现象感到极度困惑,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欧美国家一天上四五个小时的班,早上10点慢悠悠的去公司,下午5点吹着海风喝着红酒,收入却是我们的好几倍?

有人说是因为咱们还不够发达,再努努力等我们发展起来就好了,真的如此吗?日本,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90年代巅峰期人均GDP世界第三,是美国的1.5倍,但日本却是世界上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大量的日本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韩国,东亚地区增长速度最快的发达国家,其崛起历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汉江奇迹”,但韩国却成了全世界男女对立最严重,生育率最低迷,年轻人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的韩国年轻人一辈子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

为什么会这样?

是日韩不够发达?

还是日韩的年轻人不够努力?

都不是!今天我将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帮助大家彻底搞清楚东亚人内卷疲惫的深层次原因。

01资源严重短缺

地球上矿产资源有很多,但值钱的就那么几种,粮食、能源、大宗商品,说更具体点就是大米、小麦、石油、天然气、铁矿,谁掌握了这些资源,谁就掌握了一个源源不断的金矿。

北欧国家挪威为什么人均gdp高达8万美元,连美国都望尘莫及?是因为他掌握了高尖端科技还是因为他的产业很发达?都不是,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占了西欧的50%,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而挪威全国总共只有500万人,约等于中国山东泰安,仅仅靠卖资源就足够挪威人衣食无忧。

澳大利亚为什么收入碾压日韩,是世界上生活节奏最慢的国家之一?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储备量高居世界第一,其国内的力拓、必和必拓和FMG这三家公司掌握着全球接近一半的铁矿石资源。

而澳大利亚总共只有2500万人,约等于中国上海。

沙特为什么富得流油?因为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却只有3300万人口。

对于这些人口少,体量小的国家来说,他们根本没有什么生存压力,只需要倒卖资源就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但对于那些体量大的国家来说,仅仅靠卖资源就有点不够用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罗斯,手握海量的天然气资源,但人口超过了1亿,平均一下生活水平就还是不太行。

俄罗斯尚且如此,就更别提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东亚地区了。

日本1.27亿人,63%的粮食需要进口,96%的天然气需要进口,99%的石油需要进口,100%的铁矿石需要进口,每年光买这些资源都要花一大笔钱。韩国5100万人,粮食自给率却不到20%,石油、天然气基本全都靠买。

现在你知道日韩为什么要和美国站一起么?因为美国控制了全球四大跨国粮商中的三大巨头——ADM、邦吉、嘉吉,是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如果得罪了美国,日韩连饭都吃不饱。

由于重要资源的极度短缺,导致东亚各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找欧美买资源,这些钱原本可以用来提高国民生活待遇,可现在只能被迫流入欧美的口袋里,这是欧美对东亚剥削的第一步。

02关键领域卡脖子

掌控了世界的资源和大宗商品之后,欧美又开始操控东亚的产业格局,我们都清楚,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东亚地区的产业基本都是从欧美转移过来的,但那些真正赚钱的产业,你觉得他们会主动让出来吗?所以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转移到东亚地区的产业基本都是高污染、低利润的产业。比如:

50年代美国把纺织和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

70年代日本把玩具和服装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90年代中国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低端产业。

一开始,美国人就把东亚定位得死死的,你就是一个干重活累活的苦力,污染你的环境,给我提供廉价商品,这就是美国人给东亚的定位。

日本人不服,他们在80年代扬言要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要买下整个美国,结果呢?

美国逼着日本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议》,限制日本半导体产品出口,日本国内市场太小,很快就失去了发展活力,美国在90年代又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霸主。

曾经称霸全球,造出了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个16MB闪存的东芝,也在前些年被收购。

中国人不服,想在通讯和芯片领域走出自己的道路,结果呢?美国人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丝毫不顾商业规则,堂而皇之地以国家之力打压华为、中兴,前些天美国商务部在半导体制造和先进计算等领域对我们的管制措施再次升级,又将31家中国实体列入管制名单。

美国人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要将整个东亚地区的产业给限制在特定领域,这样他才能通过剪刀差来收割我们的财富,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国内的工厂生产了一件耐克的T恤,加工费可能才1美元,美国人拿回去之后贴了个标签,转手就以100美元的价格重新卖给中国人,这种暴利的商业模式,就是美国人收入高的重要原因。

东亚地区为什么那么累?因为我们本质上都只是给欧美提供廉价工业品的打工人,我们在工厂两班倒拿着微薄的收入,他们喝着咖啡吹着空调却分走了9成的利润,是我们的负重前行,成就了他们的岁月静好。

这种产业限制的方式,是欧美压榨东亚的第二步。

03资本渗透控制

除了控制资源、产业压制,欧美还对东亚进行了资本控制,这里基本的逻辑是这样的,东亚各国要发展产业就需要资金买设备,那资金从哪里来?除了国内银行贷款和社会集资,剩下的就是找欧美资本投资。

但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刚刚开始起步发展的时候,其国内募集资金的渠道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企业只能被迫找国外资本投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马化腾的腾讯,当初QQ起家的时候依靠的就是南非报业的投资,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根据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出现了人类史上一次超大规模的资本转移,大量的海外资本涌入中国,当时中国大类产业中有2/3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所以现在我们总能发现国内的巨头企业最大股东竟然是外国资本。

日韩也是一样的道理,日本东芝的第一大股东是美国的贝恩资本,韩国三星有超过一半的股权来自于外国投资者。

这些欧美资本投资了东亚的企业,他们就要参与分红,南非报业随手卖出一些腾讯的股份,就能获得百亿级别的收入,而当初他的投资,不过才3200 万美元。

我查阅了相关数据,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南非报业通过投资腾讯,赚了超过12000倍的财富。

这种资本渗透控制的方式,不仅让欧美躺着不动就获得了巨额的财富,还让他们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关键决策,这是欧美压榨东亚的第三步。

04美元潮汐收割

你以为这就完了么?作为人类历史上控制能力最强的帝国,美国人还给这套压榨体系上了最后一道保险,那就是美元霸权。

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全球大宗商品、粮食、能源、工业品的交易都要使用美元,这就导致美国的货币政策能影响全世界。

美国人无限印钞,全世界跟着通胀。

美国人加息,全世界的资本都开始回流美国,

美国人利用这种加息——降息、扩表——缩表的策略,反复地收割世界其他国家的财富。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案例是今年美国对日本的收割,在美国加息的大背景下,日本为了不影响经济复苏,强行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后导致日元汇率贬值了25%,以美元计价的GDP一夜之间回到了30年前,这就意味着美国只用75块钱就能买到日本去年价值100块钱的东西,美国人啥也没干,平白无故的就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通过这种美元潮汐收割的方式,美国人轻轻松松就能掠夺东亚各国辛苦累积的财富,你再努力再拼命,只要美国人割一波,你就回到了解放前,这也是东亚人这么辛苦的累积财富却依然过得很累的原因之一。

欧洲人为什么活得那么轻松?因为东亚给他提供廉价的工业品,俄罗斯给他提供廉价的能源,美国给他提供免费的国防,他们的钱可以省下来全部用来提高福利。

美国人为什么活得轻松?因为他们没钱了可以收割一波欧洲的财富,实在万不得已可以开启印钞机印钱。

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

东亚想要走出这种内卷的地狱模式,目前看来唯一的希望在中国,只有我们能实现产业升级,才能打破美国的产业压制,到时候大量的高薪岗位才会涌入东亚地区,日韩作为中国的邻国,也能分享到这波发展红利。

我回顾历史,发现中国主导东亚秩序才是历史的常态,太远的汉唐时期我就不提了,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就彻底改变了东亚的格局,当年美国原本准备彻底剥除日本的工业化能力,结果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需要前沿兵工厂,这才扶持日本大力发展工业。

如果没有那个人带领中国人建立新中国,如果没有那个人跨过鸭绿江,那如今的日韩肯定没有今天的工业能力,他改变的不仅是中国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


像纺织服装这种低端产业,都是谁有市场,谁说了算;谁有产能,谁就卑微。

一旦进口国转移供应链,你就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就是工人过剩。

工人过剩,就是失业。

但高技术产业可就不同了。

比如芯片,虽然市场在我们这,但却是别人说了算。

所以大家都对产业升级抱有很高期待。

一方面是解决卡脖子问题,扬眉吐气;

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增加高端岗位,来解决「人才浪费」的问题。

但其实产业升级很难。

总的来说难在 3 个点上:

1、人力资源充沛这个事,是红利也是诅咒;

2、国人的消费能力;

3、社会软实力。

看过一段话:

以前我觉得法国特拉胯,天天搞游行,天天闹。
今天嫌弃工作时间多了,明天嫌弃假期少了。
后来我的看法变了,因为我毕业了。

所以说,现实才是最好的老师。

现实是——就业难。

不光难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失业率飙升,还难在有工作的人也都不咋开心。

要么累,要么没前途。

要么又累又没前途。

大家普遍都面临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人际关系越来越压抑,精神控制越来越过分。

业务不见得有增长,但要应付的事却越来越多。

还时刻焦虑降薪、裁员……

总之,工作带给人的价值感越来越低,压迫感却越来越强。

那躺平了不工作行不行?

讲真,也不行。

现在是个分工社会,大家都是通过工作职能,来完成社会连接,展示社交价值,获得社会尊重。

甭说不工作,即便是有工作,但只要不够有前途,都会带来社会人格贬损和社交疏离,从而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

所以是 「进亦忧,退亦忧」,要不怎么说 「人均抑郁」呢。

但很多人看不见社会整体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他们只会觉得——你找不到有前景的工作,看不见安居的希望,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不够努力。

你压抑、你不开心,也是你的心态有问题,反正社会没问题。

总之,不是「煤气灯」的问题,是你有问题。

因为他们不想要变革,就胡乱找理由说不需要变革。

你大可不必理会他们,但要自己学会把视角放到大气层,去俯瞰整个社会。

因为只有看清了社会机器是怎么运转的,各方势力是怎么咬合的,那些零部件又是怎么组装的,你才能知道——

1) 应投身机器的哪个关键部位,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才更有价值?

2) 这台机器会带你去向何方,采取哪些行动,可以使你获得最大优势?

在一次线下的分享会上,有位刚毕业的读者。

他知道我比较关注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就提前准备了很多问题。

我们聊了很久,这里姑且称他为小 K。

小 K:为什么找工作越来越难,工作做起来也越来越难?

我说工作越少,人越多,内卷就越严重。

小 K:工作减少跟产业转移有关系吗?
我从新闻上,看到很多正在转移或即将转移的企业。
比如戴尔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将 50% 的产能移出中国大陆,苹果则计划将 30% 的产能迁往印度。
那么这些工厂的工作,以及所衍生的周边的工作,岂不是都会消失?
有人觉得应该降低工资,以留住这些企业。
经济学家李剑阁说「不能提高劳动工资,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也有学者说「提高劳动收入是西方国家的阴谋」。
怎么看这些观点?

你不妨和我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工资最低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很多人觉得工资可以低到 0 ,甚至是负,近年流行的付费实习,不就这么回事么?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是有答案的。

他认为理论上的最低工资,是维持打工人生存和打工人再生产所必需的成本。

打工人再生产,指的是生育。

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低水平的工资,也必须能支付打工人的生活开支、体力和精神的恢复(休闲),以及养育后代。

一旦突破这个底线,生产体系就不能长期维持。

相当于让机器零件超负荷地运转,短期内的产出确实更大,但损耗也大。

而且损耗了还找不到新零件替换,很快,这台机器就势必会慢下来,甚至散架。

从生育率快速下跌的现状看,我们当前的工资水平,已经突破了这条最低线,还能再往哪降呢?

不能降工资,企业就会想其他办法降成本。

比如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人福利,住宿差、伙食差、违反安全条例,以及各种反人类的管理规定,上厕所都要打报告,等等。

大家习惯用工资来衡量一份工作的回报,其实不对。

小 K:那应该用什么衡量呢?

我们应该用「效用」来概括从一份工作中所获得的全部体验。

工资是一方面;

安全感、尊严、社会接纳、自我实现……是另一方面。

也不应该仅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来衡量我们为工作所做的付出。

《要钱还是要生活》中有个很棒的概念,叫「生命能量」

意思是我们为工作所支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

还有不良情绪、身体健康、思维空间、生活希望。

以及很多人都忽略掉的——机会成本。

所以道理很简单,当「效用」<「生命能量」时,打工就不划算了,就不如「躺平」。

躺平,大家都不喜欢,对国家来说,是劳动效率的损失,对年轻人来说,也会心理矛盾。

但这些年来,大家得到的「效用」在断崖式下跌,而支付的「生命能量」却一路飚涨。

比如同样是一份月薪 5k 的工作,搁 10 年前,有希望买老家县城的房子,但现在,房租一交就剩不下啥了。

房价越高,生活成本越高,「效用」就越低。

而且随着工作越来越流程化科层化,圈内山头化,圈外内卷化……打工人的「生命能量」也被透支得愈发厉害。

年轻人或许讲不出这许多道理,但每个人都能从实际体验中做出权衡。

也就是说,「效用」<「生命能量」,才是导致「年轻人不进厂」的真正原因,绝非什么「不能吃苦」。

以上,产业转移无法避免,因为没法再降成本。

现在不光外资,有些本土工厂也准备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有搞外贸的网友说,不光因为东南亚工资更低,还因为对社会稳定的信仰破产了。

以前他们总以为国内不太可能出乱子,但后来动不动就封控,毁灭了这种确定性。

而且我们需要担心的,不仅是工厂里的岗位,还有部分白领岗位,也会转移。

日本 NHK 有部纪录片,讲述了一家日企将人事、财务,甚至总务(相当于行政)的工作,转移到中国大连的过程。

「总务」在日本的时薪是 5500 日元,而中国只要 750 日元,成本一下降低 86%,试问哪个老板能不动心?

这些工作都有个共性——技术含量低、重复性高,所以可以拆成标准化的流程,转移或外包。

由于这些稳定的标准化工作大多转移了,大量日本年轻人只能去参与临时性就业和外包就业。

他们对未来缺乏稳定预期,于是陷入低欲望和低生育的消极螺旋。

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到,因为东南亚和印度人均工资更低,大约只有我们的 1/3。

小 K:但现在就算读到研究生,能找到的工作,很多也都是重复的、流程化的呀,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人才供给和需求错配。

供给端,大学生越来越多。

需求端,低端工作大家不愿去,高端岗位又太少。

很多基础行业,比如机械、土木,所需要的是大量的操作工,即使 985 进厂、进工地,都得打螺丝、打灰,怎么可能没落差?

也难怪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在搞劝退。

小 K有专家说,这是「过度教育」结果,于是提出「五五分流」,您怎么看?

有些缺心眼的家伙认为,年轻人就该进厂,因为读了个大学,心气读高了。

于是提出让大学缩招,好断了年轻人当白领的念头,老老实实走「带专-进厂」的宿命之路。

反正他家孩子已经做好留学打算了。

关键是这也不解决问题呀!

前面已经论述过,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并不是因为心气高,也不是因为不能吃苦,而是因为不划算。

只要「效用」<「生命能量」的问题还在,即便是初中就毕业的小年轻,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心气,也不会甘心进厂打螺丝。

人家送外卖不行么?

送快递不行么?

当跑腿不行么?

小 K专家肯定会说,都不进厂,那制造业怎么办?制造业才是国家根基,您怎么回应?

专家有个矛盾心态,他说农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国家根基!但他家孩子可不能当农民,更不能当农民工。

他说互联网、金融、网红有啥用,都是垃圾!但巧了,他家孩子就要去干这个。

所以本质上是收入分配的问题,真觉得制造业重要,就要想办法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

小 K但提高工资,厂家不赚钱,就会关门。

企业想要赚钱,有「多、快、好、省」四个方向可供努力,但大家似乎只记住了「省」。

如果不能在「多、快、好」方面下功夫,只能通过压缩工人工资才能生存,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企业活在产业链的最底层。

那倒闭也好,转移也罢,都是早晚,没什么可惜。

你看芯片,够支柱了吧。

哪个头部公司,是靠拼命压缩工人工资发展起来的?

哪个不是靠拼命开发先进制程,来获得优势的?

过度教育的确存在,既浪费社会资源,还制造内卷。

既然「过度」,就应该退回来搞「适度」,所以我并不反对教育分流。

我反对的是他们搞分流的目的——为了打压年轻人心气,push 他们进厂。

这就属于「嘴上全是大棋局,心里全是小算盘」了,反正打压的不是他家的孩子。

问题是,分流大概率搞不动!

首先,之所以会过度教育,是因为当初他们把高校扩招,当作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一种办法。

比如 2020 年,因为黑天鹅的影响,不仅研究生扩招,专升本也大量扩招,为的就是延缓就业。

没想到吧?分流和现行政策打架了——你说分流能解决失业,但扩招就是为了解决失业呀?

其次,国人有个不良传统,就是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而且诡异的是,大家还特喜欢评价别人,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资格。

比如郭锦程说他老家的人,明明自己处在社会最底层,还特喜欢对年轻人耳提面命。

你不走他们认定的路,你就是 loser,搞得年轻人既反感,又压抑。

可能某个小天才就是想去当「再世鲁班」,他们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搞那些奇技淫巧有什么用? 」

好不容易卷完考试,小天才又想去搞一些「绝不会有用的发明」,然后录视频当网红。

他们又说:「学而优则仕,你搞那个能稳定?」

你看这个传统,就是要用一些既缺乏逻辑支撑,又缺乏现实依据,单一且蛮横的评价体系,来规训别人的人生,压抑别人的需求。

人生三道窄门,升学、就业、婚姻,都给你标得死死的,越走越窄,越窄越卷,越卷越心塞……

容错率还特低,哪一步没走好,就势必要让你忍受一辈子黯淡。

小 K:这和搞不动分流有什么关系?

因为有矛盾啊。

连上前面讲的,这里一共有三重矛盾:

矛盾 1:他们认为制造业很重要,但不愿意自家孩子当工人

矛盾 2:他们认为过度教育是浪费资源,大学应该缩招,但又需要通过扩招来暂缓青年就业

矛盾 3:他们一方面想打压年轻人心气,好让他们进厂,但又把持严苛的社会评价体系——别说你没心气,你就是有心气但没有卷赢,也都是 loser。

所以分流这种做法,直觉上虽然是对的,但很难推进。

小 K:那怎么解决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

结构失衡=大学生太多+高端岗位太少。

减少大学生数量,听上确实更容易。

但我们前面讲过,缩招不解决问题。

所以只有增加高端高位,既正确,也有效。

一国之发展,就好比一人之发育,成长了,脚自然也变大了,原来的鞋子显小不能穿,那就送给隔壁家小孩又何妨?

固然会有一阵子没鞋穿,要光脚,那就赶紧给自己做一双更大更好的鞋子呀,哪有人蠢到把脚给剁掉一截呢?

所以不管是打压打工人工资,还是打压年轻人心气,都属于「削足适履」,逻辑上就不对。

对的是产业升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大量的新工作,都诞生于技术革命之后。

比如汽车被发明,才有了汽车装配、汽车修理、汽车装潢等工作。

很多人觉得技术进步会对劳动力会形成替代,造成失业。

比如汽车被发明,马车夫会失业;

机械臂被发明,装配工会失业;

新能源车普及,负责燃油车制造和修理的工人会失业……

但实际上,从社会整体看,技术进步只会降低失业。

因为,它不仅直接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它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还会衍生出新的需求,又产生新的岗位。

比如汽车厂里,机械臂虽然使装配工下岗,但会增加机械臂的研发、调试、修理等工作。

又由于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汽车产量更大,成本更低,使更多的人都买得起车。

那么相应的,就会增加汽车美容、汽车电子、汽车旅馆等岗位。

此外,如果形成了技术优势,即使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也不怕转移。

像纺织服装这种低端产业,都是谁有市场谁说了算,谁有产能谁就卑微。

因为一旦进口国转移供应链,你就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就是工人过剩。

工人过剩就是失业。

但高技术产业可就不同了。

比如芯片,虽然市场在我们这,但却是别人说了算。

根据 2020 年的数据,我们的芯片产能只能满足自己 15.9% 的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连低端芯片都要靠进口,更别说高端的。

离开了人家的产品,很多产业都要瘫痪。

所以大家都对产业升级抱有很高期待,一方面是解决卡脖子问题,扬眉吐气;

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增加高端岗位,来解决「人才浪费」的问题。

关键是怎么升级,对吧?

大 V「九边」讲过硅谷的例子,我觉得很适合用在这里。

你网上随便一搜,能看到很多描述硅谷发展的纪录片,基本都会从晶体管之父肖克利讲起,再到「八叛徒」出走,成立仙童公司,然后这些人又分家,分别成立 AMD、英特尔……

崛起的过程不是重点,原因才是。

有人说,原因是人才+资金。

没这么简单。

因为技术突破最难的,其实是「方向」问题。

具体的说,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往哪使劲是对的,力气再大也没用。

所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本领,在这儿是无效技能。

那怎么搞定「方向」呢?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都在讲理论,我给大家补充个故事,大家就清楚了。

2016年,党校培训。请了个国字号企业的老总讲课。

老总的造型,不修边幅,头发胡子一大把,40岁出头,黝黑而健壮,穿着有洗不掉的油污的夹克,一副车间主任的造型。

他讲了半天企业的转型升级,发现学员都听得云里雾里,临时叫来厂里的班车拉大家进厂参观。

在车间他讲了他涂装车间的情况,介绍了他引以为豪的机器人手臂。

08年他接任时,当时一个涂装工人工资3000,社保?没人管的。满打满算一个工人一年投入不到4万。就算每天8小时,3班倒每天24小时干满,一个工位3个人,一年投入12万。当时一个机器人手臂200万打不住,全进口,技术还不成熟,经常出问题。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用工人更划算。加上解决了当地就业,政府还划拨一块地,把配套的包装企业搬到他工厂隔壁,物流成本几乎为零。这就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

2016年什么情况呢?一个工人到手要6000,不买社保是要被处罚的,所以一个涂装工人一年10万成本,不能再低了。24小时不停轮转,1天3个工人,1年人工成本投入就30万。十年时间,就算工资不涨,这个工位也需要300万人力投入。那机器人手臂呢?80万一台,十年质保,只换不修,全天候运转。这时候企业已经在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了。

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理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创造的产品和财富都在大量增长。财富增长导致工资、服务价格水平都在提高,但产品数量增长却在压低产品价格,成本控制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这个时候,资本投入就会比人工投入更划算,成本更低,产品更有竞争力。

如今国内资本已经累积到一定阶段了,人力成本和服务价格已经很高了,工人需要更好的就业和生存环境,需要更高的工资和更公平的福利保障,我们再来生产人力堆出来的低端产品,成本就会比东南亚国家高,产品就卖不出去。

我们经历了30年的高增长,别说经济倒退了,就是减缓和停滞,都可能出现不敢想象的后果。

这个判断是不完全正确。他们以为产业升级了,经济就发展了。有了芯片了,经济就可以打败美国了。

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发展来看。1960年代80年代后美国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和消费转移的节奏明显加快。从1970-1980,美国第三产业GDP占比仅从61%提高到63.6%,仅提高2.6个百分比。从1980-1990,第三产业占比从63.6%提高到70%,提升了6.4个百分点,结构优化速度明显加快。从GDP支出法角度,私人部门消费在GDP中占比在80年代后趋势提升,

众所周知,现代制造业需要人口是极少的,比如现代汽车制造,现代飞机制造,现代芯片制造,现代原创药制造,需要制造业人口都很少。那么你即使结构升级提升了制造业GDP,但是大量人口还是没有工作。贫富差距反而会继续拉大。

从美国的历史经验看他并不是一头脑扎进制造业打转。而是一方面用科技提升制造业,一方面不断经济转型。而我国目前的服务业占比水平仅相当于美国1945年水平。而那个时候美国人均GDP只有2450美元,就有和中国现在相当的服务业GDP占比,在美国经历了电气化工业革命数十年后,继续进入计算机工业革命,服务业占比非但没下降,而且还在继续攀升到超过80%。服务业发展是不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呢?

是直接结果,却不是必然结果。因为产业发展了,有钱的人更多消费更多,工人收入也提高了,自然有更多钱来消费,提高服务业占比。但为何这却不是必然的。因为美国的资产税征收很早,1792年就开始征收房产税,而不需要卖地拿收入。制造业能大幅度推动服务业,前提是社会能让失业的人饿不死,而饿不死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税收普及社会搂底制度。有个人破产制度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

如果只有制造业大发展,那么会出现什么结局呢?参与者收入更高,社会贫富差距更加加大,政府税收提高有限,虽然有部分员工收入会提高,但是社会更多员工不参与这些行业,收入提高非常有限。最终造成的是。少部分人的消费提高了,但是社会总体基本上提高有限。

现代中国最紧迫的任务恰恰是立即通过资产税抑制贫富差距,增强福利待遇,再这个基础下继续搞产业升级。否则今天的难题依然还是明天的难题,即消费萎靡。

之前我曾经计算过,全世界的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全给中国做都无法将中国拉入发达国家。其根源就在于服务业不大力发展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因为过去几十年,很多中国人,都以为是中国工业不发达,现在中国工业总量世界第一了,认为是中国工业质量不高,其实即使产业升级全部成功,什么芯片,飞机,原创药全部都能自己做。依然无法大幅度提高GDP,制造业的利润要外溢到服务业上去,前提就是二次分配要做好,税收不仅要收上去,而且要用的好。

其实和中国工业占比差距不大的欧洲早已进入了发达国家,其根源是他的福利制度比美国做的更好。这就是社会二次分配做的好,给全社会带来的推动。现在看起来,很多人都以为经济发展要靠制造业,这是纯粹片面的看法,经济发展和二次分配相关度极高。不是只有无脑生产再生产才能发展经济,你给人提供各种服务便利也是在提高经济,更提高就业。

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所谓的突破芯片后面还有突破飞机制造,还要突破原创药发明,还要突破各类先进设备制造,这根本不是短短10来年就能做到的。而进行社会二次分配变化,却是一届政府就可以做到。你说什么才是最紧迫的任务?


只要还是把一切力量放在生产端,那么经济的根本性问题就一直会存在。


吃最大的苦,生产最多的商品,赚最少的钱,尽一切力量把一切产业拉向低端。这种产业升级意义何在呢?

下一篇:代码优化-之-优化除法
上一篇:“只有好的服务,才能助推企业良好发展!”潘崇敏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工作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

平台注册入口